镜头的运动方式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,这其中有几种组接方式会带来跳跃感:推镜头接拉镜头,左移镜头接右移镜头,左摇镜头接右摇镜头。
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相组接,如果没有内在联系,那么运动镜头需要保留起幅和落幅,运动镜头和运动镜头相组接,不需要保留起幅和落幅。
如果你不是在创造节奏,而是正常的组接镜头,那么尽量保证镜头的运动速度匹配,也就是相邻的两个镜头肉眼看起来的运动速度差不多,避免出现前一个镜头运动很慢,后一个镜头运动很快的现象,不然镜头一定会跳跃。
也就是说拍摄一个主体,有两个镜头景别是一样的,当你把这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时,这个主体角度上微弱的变化一定会让镜头产生跳跃,观众会感到主体从一个位置突然跳到另一个位置。
这里的逻辑其实就是指人们内心共同存在的逻辑,例如时间逻辑、空间逻辑等等。放在影片剪辑中,也就是剪辑的时候,不要一堆白天的镜头中放一个夜晚的镜头,那观众就不知道你的时间是什么了。
普通情况下,切记不要跳轴。例如,一个镜头中车是从左往右行驶,下一个镜头中车是从右往左行驶,这样观众就会感到迷惑。例如:两人对话的场景中,人A 本来在位于人B的左边,下一个镜头人A位于人B右边,这样观众也会困惑剧中人物的方位感。所以不要出现跳轴的现象。
同一类的镜头长度最好差不多,例如有五个手机的特写镜头,4个都是1秒钟,还有1个只有10帧。这样肯定会产生跳跃感。
同一场景内,需要保证每个镜头的亮度、色调是一致的。不然影片出来一定会有跳跃感。
剪辑时,你可能会遇到不同分辨率的素材,这些素材进入你的时间线后,在画布上展现出的画幅会有所不同,剪辑完成后,需要将镜头画幅调整一致,不然视觉上一定会产生跳跃的感觉。
以上是比较常见的镜头组接产生跳跃的原因,剪辑师在检查自己的影片时,可以多从这些方面思考,看看到底是由于哪一个因素产生了问题,就需要调整这个因素,你的镜头组接就不会跳跃了。
- END -
喜欢的话,就转发到朋友圈吧~